索引号 | 01441644/2010-00886 | 分类 | 部门文件 教育 通知 |
发布机构 | 市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10-05-20 |
文号 | 时效 |
关于印发市直学校内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10-05-20 00:00
- 浏览次数:
关于印发市直学校内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直各学校:
现将《市直学校内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进行跟踪督查,并于2010年10月份组织专项检查。
二〇一〇年 五月二十日
[page]
市直学校内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市委《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对市直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保证学校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不断提高教育系统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根据省、市关于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市直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工作规划》和市委《实施意见》要求,坚持以权力运行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公开透明、制约有效的部门内控机制,保障权力正确行使,促进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树立学校新形象,为泰州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学校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探索有效控制权力运行的途径方法,逐步建立以完善的内控机制体系为支撑,以廉政风险源(点)排查为基础,以强化对权力的实时监控为核心,以制度执行问责为手段的学校内控机制,促进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增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使权力运行透明、规范、高效。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清理行政职权,优化权力运行流程
1.清理行政职权。根据法定职责和上级要求对学校行使的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学校内部各部门要按照各自所承担的职责,认真梳理各项行政权力,逐一进行确认。清理后的各项行政权力,报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审定。
2.编制职权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根据审定的行政权力,编制职权清单,凡经审定确认的所有行政权力全部登记造册。按照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逐项制作流程图,凡是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程序的,要按法定程序进行制作;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程序的,要依照工作程序进行制作。流程图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路线图,制作要简单明了,方便群众,便于监督。
4.网上公开。将清理确认后的行政权力和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校园网站、公开栏等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涉密的除外),透明运行。
(二)清理整合制度,完善与内控机制建设相适应的新的制度体系。
以推进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构建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突出抓好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行政审批、干部任免、人事调配、师德师风建设、职称评审、评优评先、考试招生、教育收费、资金使用、财务管理、工程项目、教材(教辅)征订、大宗物品采购、内部审计、绩效考核等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以及执行等方面的制约、监督,确保各项权力运行和各项制度执行始终处于严密、公开、有效的监控之中。
1.清理整合现有制度。对学校现有制度(规定)的规范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一次全面审查、梳理、整合。重点审查分析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廉政建设总体要求,是否立足于有效防范和解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否涵盖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制度本身是否具有严密性,制度的体系是否具有完备性,以及制度是否细化、具体、简便、管用。对现有制度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制度要及时予以废除,对过于原则、不便操作的制度要进一步细化。
2.健全完善其他管理制度。在清理整合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内部管理实际情况,对工作实践中迫切需要的制度要排出制定计划并尽快建立和完善。
(三)排查和防范廉政风险
廉政风险是指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在行使权力、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人员素质(即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等方面的风险。排查廉政风险源(点),是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一要突出查找重点。重点排查领导班子及领导班子成员在集体决策和议事规则、各职能处室中层正职履行职责以及资金流量大、业务频率高、项目密集、权力集中的重点岗位业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二要明确查找方法。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等方式,排查各个岗位、各项权力运行过程中易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关节点。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举一反三,查找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措施。三要建立廉政风险源(点)“问题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累积记录,动态管理;对各类廉政风险源(点),归类汇总,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分析评估各个部门岗位、各项环节存在问题的类型、常规表现、主要原因、风险级别和防范措施。
四、强化组织领导,保证工作落实
(一)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坚持教育为先、强化自律,将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的自我约束作为推进学校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解决内控意识淡薄、纪律松驰、制度缺损、监督乏力等问题。通过内控机制建设专题学习、开展内控警示教育等活动,促进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责任意识、守法意识、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勤政廉政自觉性,使个人自律与外部约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指导、督促分管处室做好具体工作;职能处室要严格对照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内容,按时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学校纪检监察组织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督查指导。
(三)严格问责,务求内控实效。
切实加强对各类风险源(点)制度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同时督促被检查对象认真进行整改,并对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进行问责。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凡因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把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述廉评廉考廉的重要内容,纳入年终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检查和考核,保证工作落实。
(四)强化工作纪律,确保工作落实。
一是不得拖延时间。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明确完成时间、标准和程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二是不得应付差事走过场。要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认真落实。三是不得相互推诿不负责任。要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