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25-04-04 18:08
- 浏览次数:
3月31日下午,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暨市关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全体会议顺利召开。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4年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恒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关工委主任杨杰作工作报告。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海波主持会议。
会上,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万永良代表市教育局作题为《积极履行关工职责,不断提高关心下一代工作质效》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五老”精神,积极履行职责,在铸魂育人中守正创新,在服务大局中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关工委工作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履职担当
做好系统性谋划。全面履行“党建带关建”政治责任,将关工委工作列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与教育教学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建立“研学”机制,系统关工委重大活动均上会研究,上级关工委重要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及时传达部署。所需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切实保障。
配强专业性队伍。及时调整各级教育关工委组成人员,配强驻会老同志,队伍更精干、人员更优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明确中小学关工委主任由党组织书记担任。选优配强办站力量,积极吸纳退休教师加入“五老”志愿者。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扩大教育关工系统影响力。2024年,有200多篇文章被《心系下一代》杂志、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及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网站等媒体(平台)刊发推送,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被评为《心系下一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1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推进规范性建设。将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工作与“双五好”建设相融合,对照省、市合格县(市、区)、合格学校要求,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审核一个”的总体思路,推进建设评议。
创新工作载体,深化品牌建设
做优讲师团品牌。2023年,统筹全市“名特优”老教师资源,建强建优教育系统老教师讲师团,完善管理制度,保障专项经费,研制宣讲菜单供基层学校选择。2024年,新增3名法治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至目前,讲师团在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故事宣讲、家庭教育、法治宣传、科普宣讲、心理健康辅导等254场,受益师生5.9万人次。
丰富实践教育活动。借助“乐学泰州”实境教育资源地图,积极开展“薪火相传——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科技强国”“我以祖国为荣”“寻访红色足迹,重走英雄路”等主题实践活动,超16万名中小学生参加。
实施关爱系列行动。六一前后,在全市开展为期一周的“六个一”关爱活动,向残疾、留守、流动和特困家庭儿童传递温暖和关怀,13000余名儿童得到关爱,对4100余名学生实施“一对一”“多对一”帮扶。积极实施“双特双助”关爱工程,全年教育系统资助困难学生8634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2100余万元。
注重统筹协调,提升工作效能
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落实落地,中小学校网上家长学校运行率超85%。启动“学习型家长”成长工程,推出“泰州家长学校”线上平台,录制家庭教育指导课程60多节,分学段组织家长家庭教育胜任力全员培训。推进21个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工作室常态化运转,开展公益宣讲、沙龙研讨、个案辅导等超1000场次,受益人数超32万人次。创新“家长驻校日”“校长进社区、教师进家庭、家长进学校”等举措,吸纳学有专长的家长讲师、社会助教6000人。“校家社”协同助力“双减”和“校家社”协同破解校外培训治理难题等经验做法分别被教育部网站推介;《共建共育 协同共享 开辟家长学校新路径》等2篇论文和调研报告获2024年省级“最佳项目奖”,5篇获“优秀项目奖”。
助力校外辅导站建设。去年10月,会同市关工委在泰兴召开全市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现场推进会,支持出台《泰州市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制度》。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动员退休老教师进站,积极遴选优秀在职教师进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吸纳社区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社会能人、民间艺人和各类志愿者作为校外教育辅导员。因地因校制宜,把“校外辅导站”直接办在校园内。
打造“五老名师工作室”。全市共建成名师工作室53个,2024年新建5个法治、科创、非遗特色名师工作室。开展各类宣讲281场,受益人数32500多人。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履责、联动协同,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