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泰州市人工智能教师培训班顺利举办
  •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25-07-18 08:51
  •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及江苏省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系统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师资体系,推进泰州教育数字化转型,7月9日至12日,由泰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人工智能教师培训班在泰州实验学校成功举办。全市60名信息科技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志勤到培训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和指导。

精准设计课程,构建认知-能力双轨体系

本次培训分为小学组(7月9日-10日)和初中组(7月11日-12日)两个学段,课程设计分为四个模块。

(一)认知重构

通过《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介绍》等课程,帮助教师理解AI教育的本质与核心目标。

(二)实践操作

借助“小飞机器人”等智能教具,教师现场完成AI编程与生成式应用开发,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三)教学转化

结合央馆教材与本土案例,探讨课程设计方法,解决“课时不足”“学科割裂”等实际问题。

(四)创新孵化

在“AI+Steam工作坊”中,学员们开发了12份项目成果,如《小飞带你游泰州》《泰州早茶文化导览》等,展现了技术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学员深度参与,彰显实践育人新范式

本次培训特邀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工作组成员领衔课程设计,将前沿理念与课堂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分层任务驱动实现全员深度参与,突破传统讲座模式,突出“做中学、用中悟”。实操环节教师完成率达100%,小组协作开发16个功能性AI小程序。匿名问卷显示,98.3%教师认为“内容契合教学刚需”,尤其肯定“小飞机器人本土化案例”。

聚焦关键命题,共探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

培训也激发了多层次教育思考。关于课程实施路径问题,有学员提出“基础内容+社团活动+项目设计”三维课时模型的建议,其中基础内容(信息科技课时)传授通识概念与技术伦理;社团活动开展机器人、AIGC创作等实践;项目设计融合特定主题,如历史、文化、思政、五育并举等。围绕跨学科融合策略,学员展开了热烈交流,深入探讨了AI学科知识如何有效嵌入日常课程、不同学科教师协同备课的机制以及评价体系的适应性调整等关键问题,为后续实践提供了多元视角。

本次培训标志着我市人工智能教育从“理念引领”迈向“深耕实践”新阶段。市教育局将持续构建“课程-教学-评价”全链条生态,推动人工智能成为泰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