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25-08-08 18:47
- 浏览次数:
讲述者名片:秦月红,女,45岁,籍贯江苏姜堰,现任姜堰区东桥小学教师。曾获江苏省新教育实验“榜样教师”,泰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姜堰区“十佳青年教师”、“四有”好教师,东桥集团“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成长感悟:以赤子之心育人,以吾子之心爱生。
当细品特级教师华应龙“按时说‘下课了’而学生不肯下课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时,我深悟到了“红烛先锋”的深层意蕴——那簇跃动的烛火,不仅需要燃烧自我的教育热忱,更应照亮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眸。扎根讲台二十七载,孩子们在草稿本上密密麻麻的推算、文艺汇演时自信飞扬的神采、悄悄塞进我手心的祝福卡片,恰似无数星子环绕着烛焰起舞。这份独属教师的幸福密码,正藏在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格言里,藏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艺术本质”的哲思中,更藏在无数党员先锋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种之间。
以“赤子之心”关爱学生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师爱”是陶行知先生师德思想的核心,他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有爱的教育”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工作多年,与学生们相处的幸福瞬间常常在我的脑海浮现:课堂上和学生交流讨论,我故意答不上来时,脸上写着得意的孩子们是那么可爱;课堂上有调皮的学生捣蛋时,就会有其他学生像“小大人”一样主动帮我维持纪律;我生病时,总有学生像“小先生”一样替我讲解家庭作业;教师节当天,当我收到孩子们自制的一件件小礼物,看到他们稚嫩眼神中流露的真情时,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这些日常生活中“不值一提”的小事,时隔多年忆起,仍暖意盈怀,可能这就是师生间的真情流露吧。
当你带着炽热的爱心走近学生后,会发现学生们心中好教师的标准很简单:作业不多、按时下课、讲课有趣。说到底,学生的诉求就是 “快乐学习”。每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该用爱心、耐心、细心引领学生成长。
爱学生,就要爱所有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像是钱钟书先生,尽管他的数学成绩糟糕,但写作能力却很强。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强求孩子的每一门功课都很优秀。曾经,班上有一名叫小卞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不太好,多数情况下考试都不及格。但我发现他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嘴里经常轻轻地哼着歌。下课时我找他谈心,问他想不想学音乐,当时他的表情很惊讶,两只眼睛瞪得很大,那样子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我买了个竖笛送给他,让他好好练习。儿童节文艺汇演时,他的表现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那一年数学考试,他考了70分,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每当岁末寒风起,胸前的党员徽章总会提醒我:该去点亮那些需要温暖的角落。作为党员教师,我坚持每年开展“暖冬行动”,带着精心准备的“关爱礼包”——既有《党的二十大报告》少儿读本,也有孩子们最需要的棉手套、保温杯。当留守儿童小程在春节视频通话里向务工父母展示收到的“党章绘本”时,我知道,这抹红色的温暖正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
以“先锋之力”改革课堂
课堂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时刻牢记自身职责,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教师一起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暑假,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研究新教学大纲和新旧教材差异,以整册教材为“线”,以单元为“点”,把握教材要领,为出色完成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课堂上,我喜欢营造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构建“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学期中,我反复研究教参,从《小学数学教与学》《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等杂志中寻找灵感,突破重难点。践行差异化教学理念,基于学情分析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如果两个班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差异,我就试着在一个班“边扶边放”,讲解更细致;在另一个班“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每天备两节不同的数学课加重了工作负担,但我却乐此不疲。
去年中考成绩公布后,我曾经的一位学生第一时间向我报喜:老师,我中考考得很好。他告诉我,小学三年级时,正是因为我严格要求他们在做数学作业时打好草稿,并认真检查草稿本,这让他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养成了严谨的习惯。每年往届学生毕业后回母校,我都会让他们跟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孩子们不约而同都会说这么一句话:“好好珍惜跟秦老师一起上课的时光!”这是孩子们对小学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数学课堂的热爱。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抓牢课堂主阵地,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学而有获,教师才能筑牢职业幸福的基石。
以“深耕之法”专注教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我的不懈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努力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开展课题研究时,需要查阅很多文献材料。在大量阅读教育教学相关书籍后,时常会产生独到的想法,再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反复打磨,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另外,要学会用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优化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总复习中学生常出错题型分析》,其写作动机是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与某知识点相关的考题,知识点的习得率仅为62.3%。一开始我推测可能是自己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后来追本溯源,才发现是学生对最基础的定义没有吃透。教师有了这样的教研意识,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课堂,通过“教学反思-课例研究-课题攻关”三维进阶模式深耕教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从倾注师爱到改革课堂再到深耕教研,当我们以赤子之心情系教育、潜心教育,教育的星空定会星光璀璨,如党旗般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