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第三批“春蚕奖”获奖者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尚智出彩”好教师团队的先进事迹
  •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22-10-19 16:04
  • 浏览次数:


“尚智出彩”好教师团队/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

坚信人人能出彩,塑造“适合教育”,让每个学生悦纳自我,积极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拥抱出彩人生。

以肖维松为核心的“尚智出彩”好教师团队通过苦干实干,把一个原先“政府担忧、社会质疑、学生不愿去”的薄弱学校办成了学生向往、百姓点赞的好学校。

筚路蓝缕启出彩

“我西行上班,学生们东行上学。”这是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初创时令肖维松校长最难受又难忘的一幕。起步艰难,学校教师多数是借用教师,交流期两年。家长不信任,社会不认可,为吸引生源,学校不得不同时挂起三块牌子,到处打广告,靠政策招生,靠名校生存。

面对现状,肖维松校长身先士卒,一块烧饼一顿饭、一双球鞋一学期,立足学校实际,描绘出彩蓝图,树立“工作就是幸福、工作就要出彩”的价值取向,教师会必讲“出彩”,学生结束会必评“出彩”,办公例会必议“出彩”,各项活动必比“出彩”。学校以成效论先进,引导教师时时处处创出彩。几年下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支肯吃苦、敢担当、有韧劲的泰州市“四有好教师”团队。

特色品牌铸出彩

人人悟德,个个绽放。团队树立“点滴积聚塑人品”的理念,从“习惯养成”“责任培植”“精神塑造”“生命珍爱”“纯美唤启”五个方面发掘细微素材,让德育于细微处渗透,已形成德育专著一部。

2015年潘亚静老师怀着满腔热情一头扎进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这片沃土,面对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她自觉当上了教师妈妈。班上的小花同学,母亲车祸去世,父亲服刑,相依为命的爷爷丧失劳动力,家庭问题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潘亚静一次次登门,耐心劝说,申请贫困助学金,成立互助小组,久违的笑容再一次回到小花脸上。“选择到这里来,就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为了孩子们的梦想,我甘当圆梦人。”潘亚静的行为感染了每一个人,肖维松校长倡议团队成员出资成立了“阳光·出彩”助力社,给学生送温暖、送知识、送力量,助力学生健康、阳光成长。

人人参与,个个生长。团队教学工作立足“符合学生真正需求,学习才能发生”的理念,成员积极开发差异化校本课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坚持差异化作业设计以及个性化辅导,实施差异化评价。为了让学生困惑不离校,问题不过夜,全体科任教师每天傍晚到班,进行一小时个性化辅导,过知识、过能力、过思想。

人人研修,个个发展。团队优化“学、诊、思 、研 ”一体化科研。学校被评为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问诊化科研”在全市卓越校长培训班展示,“数学课堂情境引入的设计”参与“泰州师说”的录制,师生在省市比赛中频频获奖。

队伍建设蕴出彩

团队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借鉴部队建设经验,锻造教师队伍,时时宣讲,处处对标,人人反思,成就了一支出彩的教师团队。

数学备课组长卞小琴,担任九(6)班班主任,每天她第一个踏进教室,一天因为赶早到校,不慎从家中楼梯上滚落,脚踝骨裂,要打着石膏卧床休养半个月。中考迫在眉睫,为了五十多个孩子,小琴老师顾不得医生要卧床休养的嘱托,愣是一瘸一拐地来了学校,半跪着给孩子们上好每一节课。别人问她图什么,腼腆的小琴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能拖学生的后腿!”

成果辐射展出彩

目前,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成为泰州教育的领跑者,组建了教育集团,多次在全市推广教育教学经验,获得几十次省市表彰,交流参观的省内外学校近百家。学校办学业绩在《半月谈》、《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团队的老师们愿像春蚕一样,尚智笃行,继续追寻“适合”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从“逆行”到“同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奔向“人人能出彩”的美好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