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学子  情育桃李
——记泰州学院胡吉星老师
  • 信息来源:泰州教育发布
  • 发布日期:2020-12-30 16:45
  • 浏览次数:

作为高校教师,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其任教课程被评为课程思政示范课、一流本科课程。他辛勤育人,指导学生在省级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所带班级被评为泰州学院先进集体。他潜心钻研学术,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您身边的师德模范,今天我们来了解胡吉星同志


泰州学院 胡吉星

胡吉星,男,2004年3月入党,主要从事文艺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1996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和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师生中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是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先后获得“优秀学业导师”“本科教育教学专家”“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

作为中共党员,胡吉星老师自觉学习马列经典论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与尊严,面对任何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他都绝不妥协退让,敢于亮剑发声。

作为高校教师,他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之与专业知识点巧妙地融为一体,在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胡老师讲授的《文学概论》课程被遴选为泰州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得师生们一致好评。

二、弘扬高尚师德,争做育人楷模

他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他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到泰州学院工作后,他担任了17汉师一班的班主任。他经常与学生交流,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学生身体不舒服,他抽空陪学生去医院检查;有些外省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自信。他不断地鼓励学生,挖掘其身上的亮点,并抽空为其辅导;有学生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他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加以排解;有学生在经济上有困难,他积极为其寻求勤工俭学的渠道,并在物质上给予资助,并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他无私奉献,廉洁自律。有学生为感谢胡老师的帮助,送给他家乡的土特产,他从未接受;有学生家长给他寄来礼品,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他一一退回。他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真诚地对待每位同学。涉及到选拔学生干部、推优入党、评奖评优等事项,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每一次都能严格遵守程序和规则,做到面向全员政策解读,遇到学生有疑问,他会深入做好解释工作,与此同时教育学生、关心学生、鼓励学生,而不是批评、训斥学生,学生在理解中化解了疑云,加深了感情。

他因材施教,激励激发学生潜能。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他在任课之余,还抽出许多业余时间来指导帮助学生。他指导的多名学生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指导的多名学生参加江苏省计算机大赛,并获奖。

在他的鼓励、培养和指导下,17汉师1班的同学们积极向上,竞相展示自己的才能,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该班院级获奖人次达180以上,校级获奖人次达90以上,校级以上获奖人次达40以上。该班多次被评为泰州学院人文学院先进班集体、泰州学院“活力团支部”、泰州学院“先进班集体”等。

三、潜心教育改革,治学硕果累累

自参加工作以来,胡老师多次参加赛课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他曾被评为“本科教育教学专家”;他还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主持省教改项目二项,校级重点教改课题多项;其撰写的教改论文获省三等奖;他所执教的《文学概论》课程先后被评为“泰州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泰州学院精品在线课程”、泰州学院“一流本科课程”、泰州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他带头的文艺学教学团队也被遴选为泰州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主持开发的《文学概论》课程于2019年遴选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其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讲述生动、制作精美,吸引了全国大学生浓厚的兴趣,目前该课程线上选课人数突破7000人,是泰州市高校网上开放课程中选课人数的最多的一门,网上好评如潮。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胡老师深知要有扎实的学识才能更好地传授传道解惑。他博士毕业后,曾先后两次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学习,并顺利出站。他先后主持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等10余项重要课题;先后出版学术专著两部,教材两部;先后在CSSCI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学生们的心目中,胡老师已成为严谨笃学、刻苦钻研的榜样。

胡老师的座右铭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这三尺讲台,他一直默默地奉献自己。心系学子,情育桃李,是他永恒的追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