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陪餐故事 | 一餐一饭见真情
  •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25-11-03 22:51
  • 浏览次数:

一餐一饭见真情

泰州市第二中学 梅蕊


午间阳光正好,我坐在食堂明亮的长桌旁,看着学生们陆续走进食堂,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欢声笑语。

“校长好!”几个女生腼腆地打招呼,我微笑着点点头。这种腼腆拘谨不一会儿就被饭菜的香气冲淡了。

有一些人认为陪餐制度是“形式主义”,但当我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庞,听着他们从最初的沉默寡言到如今主动分享学习生活中的趣事,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陪餐制度远不止是监督食品安全的手段,更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在这里,我们在平等氛围中交流思想;在这里,我们传递的不仅是营养知识,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不仅如此,陪餐更是一场与众不同的心灵之旅。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高二年级有一名男同学长期孤僻,在教室里从不与人交流,却在某次午餐时坐在我旁边,偶然说起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软与被倾听的渴望;我鼓励他在班上积极和老师、同学交流,展示自己的才华,大胆地表达,勇敢地展现不一样的自我。如今他不仅能够与朋友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成绩也大幅提升。而且,他现在每次看到我,都会大喊一声“校长好!”直至偶然一次,他悄咪咪地跟我说道:“那天您认真听我说话的样子,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

这样的故事在陪餐过程中数不胜数。食堂饭桌成了没有门槛的“校长办公室”,在这里我听到了最真实的学生心声:有对教学的建议,有成长的烦恼。这些餐桌上的对话,促使我们改进了课后服务方案,调整了作息时间表,甚至重新设计了校园景观。

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陪餐制度的核心价值正在于此——它创造了教育中最稀缺也最重要的东西:高质量的情感连接和时间投入,守护了教育中最人性化的部分。

午饭后,孩子们起身告别,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想起推行陪餐制度时写在工作笔记上的一句话:“教育无小事,一餐一饭皆育人。”而今我更坚信:真正的教育创新,不在于技术的堆砌,而在于回归对人的真切关怀。在每一天的共餐时光里,我们不仅滋养着年轻的身体,更守护着他们心灵的温度。这或许就是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在平凡中见证成长,在一粥一饭间传递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